杨国强:将女儿打造成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2010/4/14 8:19:55   来源:互联网   浏览:34

    杨国强简历

    出生:1955年

    祖籍∶广东顺德北滘镇

    出身:农民出身,1980年建筑包工头,1992年首次发展顺德碧桂园楼盘,碧桂园至今在内地完成38,000个住宅单位,正发展27个住宅项目,总建面积逾1,800万平方米。碧桂园将在2007年4月上市,集资百亿元。

    创业路径

    17岁前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从1992年进入房地产业后,短短十余年时间,杨国强完成了从泥水匠到亿万富翁的完美转身,并且为女儿打造了一个中国最年轻的首富的头衔。隐身于女儿最年轻的中国首富光环之后的杨国强,是中国第一个实践复合地产开发的地产商。从碧桂园最初的学校+地产模式,到后来的学校+会所+地产+酒店+度假。

    可以说,复合地产成就了杨国强和他五星级的家。在这一理念下,他通过开发超大楼盘,以低买低卖的策略快速回笼资金,并实施设计、建设、装修、物业管理一条龙开发,以降低成本,从而快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虽然杨国强表示,作为二女儿的杨惠妍只是代表家庭持股、代表家族签名,然而,445.1亿元的身家、25岁的年龄、海归的身份,都让外界对这位承继父荫却又至今隐于镁光灯后的中国最年轻的首富充满了好奇。随着4月20日碧桂园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份好奇也延续到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以及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五星级的家出品方身上。

    17岁前杨国强从未穿过鞋,年轻时曾放牛种田、做过泥水匠。从1992年进入房地产业后,短短十余年时间,杨国强完成了从泥水匠到亿万富翁的完美转身,并且为女儿打造了一个中国最年轻的首富的头衔。

    学校救市和复合地产

    1992年,当时主业还是建筑承包的杨国强利用顺德碧桂园股东退股的机会,毅然接盘,进入房地产业,同时创立碧桂园品牌。1993年6月,碧桂园破土动工的时候,房地产市场的低谷已经悄然来临。面对数百幢尚未销售的别墅,杨国强请来了当时还是新华社记者的王志纲为其指点迷津,随后以兴办碧桂园学校为切入点,使碧桂园枯木逢春,成就了学校救市的说法。虽然兴办学校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但对于当时处于存亡关头的杨国强而言,投资办学不仅打响了碧桂园的名号,带动了楼盘的人气,更重要的是,通过向每位学生收取30万元的教育储备金,1300多名学生为其筹到了3.9亿元的流动资金,缓解了燃眉之急。

    随后,依靠整体策划战略与成功的企业形象(CI)定位,通过兴建会所以及广泛宣传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房地产经营理念,以学校为依托,碧桂园第一个把复合地产的概念融入到地产开发和推广中,在提高了自身楼盘附加值的同时,也为集团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从最初的学校+地产模式到学校+会所+地产,再到如今的学校+会所+地产+酒店+度假,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复合地产成就了杨国强和他的五星级的家。

    时至今日,除了已经开发的21个碧桂园楼盘外,杨国强还拥有6家酒店/度假村、2家高尔夫球会所、6个商业广场(街)以及多个主题公园。碧桂园开发的项目都选址在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之中,这些项目又多与碧桂园的别墅区位置毗邻,有些甚至就是一体开发的,因此,如今碧桂园已成为广东省内热门的自驾游景点。对杨国强而言,这又是一次人气+知名度的一石二鸟。

    曾经备受质疑

    碧桂园曾于2007年创下内地房企在港融资的最高纪录:148.49亿港元,股价也曾一度攀升至14.18港元,年仅26岁的杨惠妍因持有其96亿股股份,在2007年身家超过160亿美元,一位新的中国首富就此诞生。

    然而,仅仅两年时间,碧桂园从媒体追逐的地产新秀,变成了备受质疑的“品牌新锈”。

    第一轮质疑:模式遇阻

    2009年2月中旬,整个房地产市场尚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寒冬,王石的拐点论余音尚在,潘石屹的百日剧变论仍有市场,连冯仑的卖儿卖女论都正充满余热。

    作为2007年上市时的土地储备之王,碧桂园自然成为寒冬中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困难户”。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碧桂园旗下已竣工未销售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在建中的可销售总建筑面积1430万平方米。此外,碧桂园还有近3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尚处于施工审批或图纸设计阶段。结论是“碧桂园面临着巨大的高存货压力,需要大约3年时间才能够消化掉现有可售面积”。

    第二轮质疑:首富掉价

    继模式之后,当家人成为第二轮焦点。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于2009年3月11日公布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一届的内地首富、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由第125位跌至第296位,资产缩水至23亿美元,瞬间引起广泛关注。

    此前,凭借持有碧桂园逾半股权,杨惠妍已连续两年问鼎《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中国首富。然而,碧桂园股价在2008年大幅跳水,一度从年初的9港元跌至最低1.1港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碧桂园股价也不过1.9港元,较其历史高点14.18港元大挫86.6%,市值更跌至三百亿港元,尚不足万科的一半。而曾几何时,其市值最高超过2000亿港元。持股59.12%的杨惠妍,身家也随之大缩水。

    按照股价跳水幅度粗略估计,2008年杨惠妍个人财富就蒸发了约684亿港元,舆论界无不感叹道,没见过财富缩水如此之快的首富:平均每天减少2.6亿元,每小时损失1000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首负”。

    更雪上加霜的是,杨惠妍身家缩水再次触发股价下跌,形成继模式遇阻后的恶性循环。

    而杨惠妍的麻烦还不止于此。

    根据碧桂园与国际投行美林签订的掉期协议,不管市场股价如何变动,这些掉期股份未来交易价都将锁定在6.85港元。碧桂园还要向美林支付对赌协议中规定的款项,这进一步加大了碧桂园的浮亏,并直接影响到杨惠妍财富缩水的速度。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表情: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